上海园区招商办公室
联系人:梁经理
联系电话:15000456391
欢迎来电咨询,竭诚为你服务!
即便《岛上书店》大红大紫大火大卖,还是所谓现象级国际畅销书,已经翻译成多种语言,印行几千万册,可就是成不了所谓“文学经典”,为什么呢?
要说分量太轻,也即篇幅太短吧,这显而易见,17万字在书海书林中的确够瘦弱的,比之《战争与和平》、《堂吉诃德》等公认的大部头经典,的确不够经典,可《过于喧嚣的孤独》显然也不长,倒确是经典,如果这个反例还不够经典,我们知道,《哈姆雷特》的篇幅更短,《看不见的城市》也不长,以及卡夫卡的《中国长城》还用说吗?可见,瘦未必弱,更未必不经典。何况对萨特砖头扛鼎的《存在与虚无》颇不以为然的哈罗德·布鲁姆不是倒不断冲着煎饼之薄的《文字生涯》挑起大指吗?总而言之,篇幅长短与经典不经典,既不正相关,也不负相关,即便不是完全不相关。
要说语言太通俗,这倒确实,《岛上书店》是真好读,读起来贼轻松,这大概也是其畅销的一大原因。而经典《尤利西斯》固然不那么好读,可别忘了西方最伟大的书——《圣经》差不多也是西方行文最朴素的书,并不诘屈聱牙,更何况中国无比经典的“四大名著”除了年代原因语言有点隔,哪一本不是活龙活现的好白话文写就,并不在文字上故作高深的。所谓语言先锋语言实验只是现代主义经典的风尚,此前更长时间的经典并不这样的。
要说书还太新,还没有经过时间沉淀,岁月淘洗吧,我们的三大名著的确是千锤百炼,源远流长,可声誉更高的《红楼梦》却非如此。西方呢,《百年孤独》《日瓦戈医生》《古拉格》几乎一出世就迅速成为了经典,且注定在未来其经典性难以撼动。可见,时间是一个铸就经典的重要因素,却不是一个决定性因素,尤其在现代世界,越来越不是一个决定性因素。
那么问题来了,《岛上书店》为什么不能成为一部文学经典呢?换句话说,一部文学经典的“经典性”究竟何在呢?
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啰里啰唆说了一大通,反正我是越听越糊涂,哈罗德·布鲁姆虽然难免白人男性知识精英的视角偏颇,有几个关键词倒还醒豁,所谓经典的原创性、陌生性、未必轻松未必不痛苦性等等,还算大概明白。
《岛上书店》尽管好看,却绝非值得一读再读,不断重读,常读常新,如不竭之泉般的所谓原创性;不陌生,很好读,开胃,酸爽,但也难免其空,其浅,清澈见底,一览无余;当然,尽管不乏悲剧人物和悲情事件,却说不上能让你灵魂深处爆发革命,或醍醐灌顶般的痛苦觉悟,启迪洞察人生之幽微。没有人是一座孤岛,爱救赎人生,说到底不过是老生常谈,倘若你看看《织工马南》、《悲惨世界》等同为男主收养孤女模式的经典,其动人程度绝对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岛上书店》说得直白点,大概就是那种足以令一个想轻生的人多活俩礼拜的成功的好莱坞电影,好看,卖座,但也就止于如此而已。
我之所以兴致勃勃地看这本书有一大关键因素,这是一本围绕书、书店、书人来写的小说,不得不说,这一点真棒!棒极了!
说到通俗小说通俗文学有能晋身而成为经典的吗?别沮丧,毕竟,莎士比亚当年也很通俗,而《金瓶梅》甚至很低俗,萨德侯爵的诸多名作则很粗俗,现在,还不都是响当当世界名著。
我最近就比较看好通俗小说中的通俗小说——金庸武侠小说,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大概很有望终被承认为文学经典,尽管它们也说不上什么原创性、陌生性,未必轻松未必不痛苦性。谁说美帝的经典标准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呢?
先拭拭目吧······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ked.com/11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