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_和_我_的_妈_妈(一)玉忠林宁什么意思玉忠林

上海园区招商办公室

联系人:梁经理

联系电话:15000456391

欢迎来电咨询,竭诚为你服务!


仰敬

我_和_我_的_妈_妈(一)玉忠林宁什么意思玉忠林

我和我的妈妈

我和我的妈妈,就像大海和浪花一样,浪花在大海博大胸怀里,轻盈地跳跃,愉快地欢唱。

我_和_我_的_妈_妈(一)玉忠林宁什么意思玉忠林

妈妈给予了我大海一样博大的爱,让我懂得了爱,并学会了去爱,可妈妈没有教会我如何对待失去的爱!这一天在我猝不及防中无情地降临了,1997年7月21日,是我生命中最灰暗的日子,我最亲爱的妈妈与世长辞,离我而去!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多少年过去了,妈妈的音容笑貌,依然鲜活光亮,充满魅力;妈妈的正直善良,潜移默化深深植入我们的血骨,践行在行为规范中;妈妈的人格魅力,无时无刻不影响和激励着儿女子孙,永不消逝。

一直有个心愿,将永远活在女儿心中的,一个平凡善良母亲不平凡的一生和与她共同走过的难忘岁月回忆记录下来。从2011年开始动笔,常受情感上的煎熬不能自已,而被迫终止,写写停停,断断续续,时间跨度长达十几年之久。

转眼横穿中年,步入老年,知时不我待,赶在母亲节到来之际,借此文,缅怀亲爱的妈妈。

一、崇德向善忍辱负重,默默奉献青春,收获无怨无悔!

我的妈妈邹玉英1925年4月15日(农历3月23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勃利县双河镇生产乡。姥爷邹殿甲虽然是农民,但有文化、明事理仗义,勤劳能干、心灵手巧、善于理家,在方圆几十里是赫赫有名,威望很高的邹五爷。

我_和_我_的_妈_妈(一)玉忠林宁什么意思玉忠林

后左一妈妈、依次三姨二姨舅妈舅舅、前排左一老姨

邹家是很气派和令人羡慕的家族。姥爷和我的姥姥邹倪氏养育了六个子女。

精干瘦小的姥爷在外热心、大气,人缘好,在家却是令我姥姥及子女惧怕的大男人。听妈妈讲,当姥爷有事外出,他前脚刚迈出门坎,姥姥和孩子们就如同欢快的小鸟一样,叽叽喳喳,有说有笑,当姥爷一进院子,屋内瞬间鸦雀无声,姥爷常愤愤不平的训斥道:“我在院子听见屋子里都快炸锅了,怎么这会都哑巴了?”姥姥和儿女们就像事先商量好了一样,眼睛注视着姥爷,默默无语,逐个撤离。姥爷在家庭中享有说一不二,至高无上的威严,孤傲高冷,孩子们谁也不敢主动亲近他,只有对妈妈还温和偏爱。

妈妈虽然排行老五,但她聪慧能干,办事能力要胜于其她姐妹,家里但凡有与邻里间的联系,互相赠送食品,借用农具、物品等事情都由妈妈出面办理,她去办事总是让家人放心,邻里舒心。

妈妈天资聪明 ,在屯扫盲学习班里,妈妈和我舅舅的大女儿邹风兰学习是最好的,当时要评一位优秀学员,她俩难分伯仲,最终以妈妈年长于我大姐,且高一辈而评妈妈为优秀。妈妈和我大姐邹风兰在当地女性中小有名气。

妈妈勤奋好学,向姥爷讨教,拜舅舅为师,认真学习各类文化知识。与她聪明能干的嫂子相处得十分和谐亲密。

妈妈有一个哥哥、三个姐姐和一个妹妹。

舅舅邹霖和舅妈养育了邹风兰、邹旭东、邹旭春、邹旭庭、邹风铃、邹风鸣六个子女。

长子邹旭东是方圆几十里,在上世纪60年代初考取哈尔滨电工学院的大学学子,那年代,家里有一个大学生,可是光宗耀祖的大事!旭东大哥毕业后分派到昆明工作,是一名有造诣的科研人员,养育了邹歆、邹钦两个优秀儿子。

次子邹旭春同样优秀,在乡镇中学任校长,正直厚道做了一辈子的教育工作,桃李天下。最难能可贵的是在艰苦条件下孝敬老人扶养弟妹,承接、传承邹家发扬光大,培养出邹军、邹方、邹辉三个能干孝顺,各方面都非常出色的儿子,在勃利县城享有很高的威望和认可。

大姨、三姨去世早,未留下子嗣。

二姨邹玉芬命运坎坷,二姨夫是抗联战士惨遭敌人杀害,儿子王忠林不满一岁,土匪又将二姨抓走强卖改嫁,生育了李春玉、李春霞、李春风、李春英姐妹四人,二姨早逝,庆幸她们姐妹相互帮衬,亲如一家,四挑担间的情谊,在当地传为佳话。

在襁褓中失去父母的王忠林大哥,吃百家汤饭,是姥爷和亲人们把他拉扯带大,苦水里泡大的忠林大哥,忠厚善良能干,是姥爷晚年信得过吐露心声的亲人。

老姨邹玉芹与姨夫耿云结婚后,大儿耿继忠刚满周岁,老姨夫就随19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了,负伤致残转业回家乡,养育了耿继忠、耿继仁、耿继福三子,耿秀霞、耿秀珍、耿秀丽、耿秀英、耿秀伟五女,在困难时期,老姨两口含辛茹苦把8个孩子哺育成人,实属不易,难能可贵。

在我的心目中,老姨和姨夫就是英雄,在艰难困苦的生活中,没有让一个孩子挨饿受冻,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且老姨夫承诺:不管男孩女孩只要想读书,他定靠残疾的身躯,尽所能供读,孩子们各个聪明好学,特别是秀英和继福,在市县干出了不凡的业绩。

妈妈20岁那年,爸爸乡公所同事,我的三姨夫即妈妈的三姐夫,看上了爸爸忠厚、能干、英俊,认定是有出息的后生。为爸爸妈妈牵线搭桥,促成他们的婚姻。

妈妈从勃利坐了两整天马车,嫁到了离家一百几十里路的依兰山咀爸爸家。

爸爸是家中长子,有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第二年,哥哥出生。

如在当今,家里添个孙子可是件大喜事,全家都会以母子为中心,众星捧月。可妈妈没有那么幸运,刚生产的第二天,爷爷就让妈妈下炕,给当时才40多岁的奶奶做饭,而年轻的奶奶居然心安理得,忍心让一个此时更需要别人照顾,还在月子里的产妇,在寒冷地区的深秋,用凉水淘米洗菜,烟熏火燎地做饭伺候爷爷奶奶,操持着一家七口的家务。

对当时奶奶的作派和她内心世界我无法知晓,只能宽慰地思考,任何事都有它存在的理由和前因后果,无法摆脱当时大环境。也许她年轻时吃的苦,受的累更多,否则怎么会有十年媳妇熬成婆的老话?尽管妈妈如此的贤惠、乖巧、家里、家外的活干得漂亮,利落,对爷爷奶奶是无条件的顺从,可依然换不来爷爷奶奶对妈妈的丝毫喜爱和怜悯。

娘家给妈妈陪嫁的物品,奶奶、姑姑很喜欢,向妈妈索要,她非常珍惜带着娘家气息的物品,睹物思人,十分舍不得,但天性善良的妈妈不会拒绝,连一块布头都未能给自己留下。

哥哥出生后,妈妈东拼西凑才找到三块尿布,在东北寒冷的冬天,三块尿布如何抵挡一个婴儿没有规律和约束的大小便?妈妈对这三块尿布的描述,给我留下了深刻记忆,在日常生活里,凡用过的被单和棉毛衣、裤坏了,我总舍不得扔,总是想象着,当时妈妈有这一块单子、一件衣服能解决多大的问题。

晚上妈妈给哥哥喂奶,换洗尿布,点一下蜡或煤油灯,爷爷在南炕絮絮叨叨,嫌点灯费蜡费油。在配方奶粉、尿不湿、月子中心、会所年代,仍然有不少产妇抑郁, 很难想象刚生产的妈妈要自己带孩子,沾凉淘米洗菜给婆婆和全家做饭,大人孩子没有一点额外的营养,没有任何物质来源,连点个蜡烛都要受制于人,忍气吞声,没有自我,天天看别人脸色的艰难日子咋样过?

爷爷、奶奶没有来北炕正眼看一下他们的大孙子,而在他们南炕拍着比哥哥大10岁的小儿子屁股说,有这样的老儿子(东北常把小爱称为老),爹有十个也不嫌多,言下之意孙子是多余的?“隔辈亲”的老话在这成了反向。

掌握家里财权的爷爷对妈妈、孙子表现出了极大的抵触情绪,没有任何一点财、物倾斜, 连一块尿布都没出处,妈妈又是一个宁可自己难死,也不开口求人性格刚强的女人,再苦再难她都默默地承受,不向爸爸吐露一点委屈抱怨,怕他们父子不合,而恰巧爸爸又是一个从不管家务事,不操心计较,极其大度的东北爷们,更加助长了爷爷奶奶他们虐待妈妈母子俩的势头。

在哥哥还未满周岁时,爸爸考虑再三,毅然放弃乡公所工作,参军随部队南征北战了。妈妈在爷爷家的处境则更加艰难,家里一个姑姑嫁到了哈尔滨,剩下两个叔叔尚年幼,奶奶基本不下炕,妈妈一个人带着未满周岁的孩子,操持着所有家务。

精神上妈妈为爸爸担忧,战事频繁,不知爸爸所在部队打到了那里,人是否安然无恙?体力上承担着繁重的家务,身心疲惫,日子苦而艰难。

在哥哥两岁多时,又雪上加霜,奶奶得了按当地讲叫“火拉沥”的怪病,腹泻不止,奇臭无比,且饭量比病前还大,本来就不下炕干活的她,此时真的下不了炕了。

在奶奶生命中最后的一个多月里,她每天要拉十几次,那时日子穷苦,连孩子的尿布都没有出处,纸张更是奇缺,连老糙纸都买不到,奶奶大泡大泡的腹泻,换下的床单、衣裤,无论妈妈怎么洗,也应付不了她腹泻不止的需求。

妈妈万般无奈,苦思冥想,最终想出用大耳毛树叶替代的办法,妈妈背着哥哥拿根棍子,一是防野狗,二是用它来钩打树叶。

把几张树叶平铺在奶奶的屁股底下,她每拉一次,妈妈让她搂着妈妈的脖子,用尽力气把她抱到旁边铺好树叶上,给她擦洗,经常是没等妈妈收拾完第一泡,第二泡又拉了,这样的循环往复一个多月,妈妈带着年幼的哥哥,每天在臭气熏天的环境下,潜下身去,夜以继日伺候着奶奶。

妈妈弱小孤单的身躯背着哥哥,照料一大家人衣食住行,为病重的奶奶擦屎端尿,没有任何防护用品,亲自动手去擦洗处理,从嗅觉到视观令人作呕肮脏龌龊的场景,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让我心痛不已。

按现在的物资条件,还原当时妈妈异常艰难劳作付出,也是常人所不能承受和无法做到的。人常说,度日如年,对于我善良的妈妈来讲,每一分钟都是煎熬!

眼看奶奶将不久于人世,爷爷给在哈尔滨的姑姑带信,她回来看见奶奶能拉能吃的现状,对妈妈讲,“嫂子:这伺候病人的活我干不了,再呆一天我也要病倒了。”第二天她就匆匆离开了。临走前她把妈妈拉到门边对妈妈讲,你给她少吃一点,吃的多拉的多。她走后,奶奶哭着对妈妈讲:女儿的话她都听见了。

妈妈伺候婆婆的点点滴滴,街坊邻居都看在眼里,无论谁见到妈妈都把大母指挑的高高的,说李家不知是哪辈子修来的福,娶了这么善良、明理、能干的儿媳妇!

一些了解家庭情况的大叔大婶,非常同情可怜的妈妈,为妈妈愤不平,在妈妈去井台挑水时,他们对妈妈讲:“她自己的亲生姑娘都不伺候她自己的娘,你丈夫在外打仗,全靠自己拉扯幼小的孩子,他们李家就是用骡子用马也不能这样用啊,人不是铁打的,这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我们看了都心疼,傻闺女,带着孩子赶快回娘家吧,不然真的要把你拖死累垮呀!”

旁观者清,大家的善意劝告何尝不是事实真相和良言?妈妈知道大家是同情她们母子俩太可怜,真心为她好,替她愤不平,满怀感激婉言谢绝了她们的好意,对大叔大婶们说,人不能绝情,在这个节骨眼上,再难再苦我也不能走,不管婆婆的病是好还是坏,我都得咬牙坚持伺候到底。

妈妈白天带着孩子照看病人,做一大家人的饭菜,没有一丁点休息时间,晚上要照看哥哥,而每当奶奶夜里腹泻,她不叫与她同睡一铺大炕的爷爷,而是叫“二媳妇(按爷爷的几个兄弟的下一代排序我爸爸排行老二),你看我好像是又拉了”妈妈不管有多累多困,总是不厌其烦的起身为她铺换擦洗,几十个日日夜夜啊,妈妈对奶奶不嫌不弃,为她擦洗更换,没有让她的皮肤有一点破损溃烂,尽心尽力把奶奶照顾的妥妥帖帖。

在奶奶临终前几天,她拉着妈妈的手满含热泪对妈妈说,“二媳妇,自从你嫁到这个家,生下孩子,我们就没有对你有过好脸,正眼看过孙子,特别是儿当兵走后,对你们娘俩冰冷苛刻,我真的没有想到,到头来还是得了你的济,我对你那样的不好,你却以德报怨,到最后我自己的亲生姑娘都嫌脏怕累不伺候我,反而是你,没有逃避躲闪带着孩子回娘家,对我不嫌不弃,为我擦屎倒尿、抱着我,挪来挪去我那屎巴巴窝,给我擦洗更换,喂吃喂喝,伺候的体贴周到,我真的没有想到,你会这样对我,现在真是后悔,以前不该那样对待你。”

妈妈从来没有在这个家里奢求过什么,意外地听到奶奶一席知情、知理暖心窝的话,让长期没有得到温暖,只有劳累和付出的,骨瘦如柴体重仅有80斤的妈妈,感动得热泪盈眶。被理解的欣慰和满足,付出的多少辛苦在奶奶只言片语中瞬间被融化了!她欣喜的发现,奶奶是明事理的,为她所做的一切她心中是有数的。

奶奶临终的话,就算是我们李家对妈妈几年含辛茹苦的认可,和奶奶对自己以前行为的一种忏悔和醒悟。

可悲的是奶奶的醒悟和临终一席让妈妈倍感温暖的话,不知是奶奶来不及与爷爷沟通和明示,要善待和珍惜具有菩萨心肠的儿媳,把迟来的明白又带走了?还是她与爷爷说了,爷爷愚钝意识不到,继续挥霍、伤害妈妈一颗默默付出善良的心!?

为奶奶养老送终后,爷爷对妈妈和哥哥的态度依然如故,更让人不能容忍的是,家里来亲戚朋友谈到奶奶时,爷爷总是带着愧疚向来人说道,“伺候他娘我没上手,如果我上手,还能多活几天”,他的话是那么尖锐无情的刺痛妈妈的心,让夜以继日、尽心尽力照顾奶奶的妈妈心灰意冷。

奶奶走了,看不到希望,无助无援的妈妈,再找不到一点值得她留下的理由和念想,她为爷爷和他的两个儿子缝补浆洗收拾妥当后,带着对无情冷漠家庭的寒心、失望、毅然决然领着哥哥,身心憔悴地回到了娘家。

妈妈曾多次极其伤心的与我谈起当时的情景,爸爸随部队南征北战,音信全无,她无时无刻为爸爸担心牵挂,只能在难得闲暇空隙向南方眺望,为爸爸默默的祈祷,遥祝平安!

一个无依无靠的弱女子带着一个不懂事的幼童,背负着难以承受的重担,一天天苦挣苦熬,步履艰难,度日如年,远离亲人,有事没人商量,诉说没人倾听,妈妈也曾吃惊地问自己,是怎么撑过来的?

是靠着对丈夫的牵挂对孩子的责任,凭借着自身唯一仅有“年轻”的资本,身体勉强承受着每天巨大透支。妈妈意外地发现自己远比想象的要顽强坚韧。

正如罗曼.罗兰所说“当你真爱一个人的时候,你是会忘记自己的苦乐得失,而只关心对方的苦乐得失的”妈妈就是怀着对爸爸思念、牵挂、祈盼、深深的情和无限的爱支撑着她,凭着一颗博爱、善良的心,替爸爸尽孝不留遗憾的强大动力激励着她,应对着常人无法面对的艰辛、娇小的身躯忧如一颗苍劲的青松巍然挺立。

时隔70年后,我的正志老叔(爸爸的小弟)来西安看望爸爸,我们在一起叙旧时,当时仅有十岁的老叔谈起当年的情景,意味深长地说:嫂子有着一颗无私善良的心,勤劳明理。家里的事,亲戚家里的事,都是嫂子操劳。老叔还清晰的记得,妈妈带着他步行十几里地,到他大叔家去奔丧。

老叔动情地说:“嫂子是李家的功臣!对我们家,对我娘所做的一切至今都历历在目,那种苦和累不是常人能坚持和忍受的,嫂子太了不起了!”

老叔也清晰的记得他也去采摘过大耳毛叶。

在与老叔闲聊中,似乎找到了困惑我多年,百思不得其解的妈妈和哥哥无缘无故不受待见的根源。爷爷是家中长子,第一个妻子在结婚后不久病逝,经历了一次丧妇之痛的爷爷,对奶奶百般疼爱、呵护有加,偏袒过度,也在情理之中。

但我信奉,一个人一辈子要享的福和要吃的苦都是有定数的,爷爷错误意念和行为,让40多岁壮年能干的奶奶,过早的享受了此年龄段本不该享的福,无形中还折了奶奶的寿, 奶奶的人生很短暂,没有活到50岁。

由于在爷爷家缺乏营养,哥哥除了与大人一起喝些米汤外,妈妈倾尽所有,仅能给与他奶水,哥哥吃奶吃到了5岁,前两年是生存体力的需要,后三年是精神的需要。

妈妈讲,哥哥由于长期严重的营养不良,回到姥姥家已经快三岁了,连腰都直不起来。而从小就缺乏父爱和老人怜爱的哥哥,随着一天天长大逐渐懂事,渴望父爱,常常拉着妈妈的手问爸爸长啥样,妈妈告诉他,爸爸是一个英俊高大的男人,从此,每当见到高大男人的身躯,他就会悄悄的拽着二姨的衣襟,怯怯的询问,“二姨:他会不会是我爸爸?”让姥姥、姥爷、舅舅、姨们看了十分心酸。

回到了娘家,尽管大家很关心疼爱妈妈母子俩,但妈妈还是执意要搬出姥姥家,要自己独立门户。

妈妈对我讲,那时爸爸随部队南征北战,渺无音讯,妈妈当时心里就只有一个希望和奢求,只要爸爸不牺牲在战场上,能够活着回来,不管伤成什么样,缺胳膊少腿,只要能每天见到他,就是幸福!她就养他一辈子!

为不寄人篱下,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妈妈拼命积攒钱,买了两间土房,两垧地。妈妈就靠着这种希望和信念,带着哥哥在提心吊胆、担惊受怕的期盼中,度过人生中最美好的8年,所付出的艰难,所耗的心血、精力丝毫不亚于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勇士。

1955年,爸爸所在的部队结束抗美援朝回国,驻扎在湖南衡阳车江镇。爸爸给妈妈写信,让妈妈带着哥哥来部队。

老家到部队军营太遥远了,从长安屯步行8里到恒太乘长途车到勃利县城,从勃利登上普通列车南下,经历牡丹江、三棵树、丰台、汉口几处中转才到衡阳。妈妈带着哥哥在火车硬座上度过了七天七夜才来到衡阳,终历经辗转近十天到达湖南衡阳车江镇军营。

爸爸当兵走时哥哥还不满周岁,再见到哥哥已经是八、九岁的大男孩了,父子相见既亲切又陌生,爸爸用带着战火硝烟气息的一双大手抚摸着儿子的头,喃喃地说,儿子都这么大了!

爱子莫若父,为了给哥哥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在当时经济还很拮据的情况下,爸爸毅然决然送哥哥去湖南省最好的育英小学读书,此校的学生多数都是省委、政府的子弟。

听话懂事的哥哥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认真刻苦,学习成绩突出,是班上和学校的佼佼者。小升初又直接考入湖南省最好的长沙市一中,一直到高中毕业。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79211458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ked.com/17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