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王妃》
九月初二,我被封做晋王妃。
那年我十六岁,风风光光的嫁进晋王府,婚嫁的礼节真的繁琐。我在之前从未见过晋王,最多也只看过他的画像。画里的他,神采焕发,眉眼里透着世间的山川万相。
(一)初见
在我入王府之前,这王府里原就有了两位侧妃,徐侧妃娇柔美艳,林侧妃清冷淡然,还有一个侍妾,比我还要小两岁,她们都年岁不大,个个都是美人,我喜欢看美人盛过看男人。

新婚那夜,晋王爷没来。
这不意外,早知道他宠爱徐侧妃,当年为了娶徐侧妃为正妃,苦苦哀求皇上好几日,皇上却说,徐侧妃出身微贱,能做侧妃已经是她天大的福气了。
我猜,这天夜里他会去陪徐侧妃。
第二日,她们都应当向我来问好。我也是第一次当王妃,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左右大家都是在这王府里的姐妹,我把自认为好的首饰和摆件都送给了她们。
林侧妃淡淡一笑,轻微颔首,她表现出来不争不抢的样子。“妾身谢过王妃的赏赐。”
因着昨日的好奇,我仔细瞧了徐侧妃,巴掌大的小脸覆着一层粉红,眉眼之间存着三分柔情,仿佛冬日里傲骨自艳的红梅,悄然临到徐侧妃的脸上。
难怪晋王会喜欢,我这样瞧着,心中也是欢喜。
不过徐侧妃也很懂规矩,她原本美颜的脸也慢慢低下头,说着:“妾身多谢王妃赏赐。”
把她们打发回去之后,我安心的睡了一觉。心想着若是能在王府里吃喝玩乐一辈子,也不是件坏事,况且王府里的厨子做饭很好吃,我也经常会叫上府上的侍妾胡巧云一起吃。
胡巧云说:“跟着王妃还能混吃混喝,以后在这的日子就更有意思了。”
见胡巧云高兴,我也跟着高兴。
三日之后,晋王来见我了。
我很规矩的向他行礼。晋王脸上有着我说不出的忧伤,但我仔细端详着,人总是比画上好看些的。
看的有些发愣,晋王发问道:“看傻了?”
我摇了摇头,答道:“你生的好看,我就想多看看。”话到最后,我声音愈发小了,攸尔想起,我是王妃啊!看夫君应该是大方的去看才对。
晋王在我房里吃了晚饭便走了,这一夜他没有留宿在我这,转身去了徐侧妃那。
我没有生气,原是他喜爱徐侧妃罢了。
陪同晋王一起吃饭时,我没有放开吃的太多,到了夜里饿的肚子咕咕叫。
胡巧云住在我院子里的偏房,夜里,我唤了侍女去叫胡巧云吃宵夜,胡巧云飞似的跑来我房里。
四喜丸子汤,醉香鸭头,流香荷花酥。胡巧云一连吃了好几口。
“怎的现在才来叫我,刚才听采云说王爷来你这吃了口饭就走了,然后又跑去徐静嫣那了。”
胡巧云说的含糊不清,我也跟着点头,脸上没有多余的神情。
胡巧云问道:“姐姐一点也不生气?”
我笑着说:“人若是一天到晚琢磨着如何生气,倒不如让日子过的顺遂些。”
胡巧云觉得有道理,她又大口吃掉了一个丸子。
我与晋王同房时,距离我过门已经过了大半月,但第二天听胡巧云打听,晋王跟徐静嫣生了气,这几日都不曾见她,也没去看过她。
就连过的跟个透明人一样的侍妾胡巧云,晋王也一连去了好几日。
见晋王上早朝离开王府之后,胡巧云跑来我房里。念叨着:“王爷从不与徐静嫣闹别扭的,你且猜猜是因为什么?”
“旁人的事又何必打听呢?”我故意把话题岔过去,“厨子做了藕粉桂花糕,一起去尝尝?”
胡巧云骂着我是个只知道吃的,我心中无奈,明明她比我还能吃……我入王府这俩月,胡巧云的脸明显胖了一圈。
入王府之后,我只安心做一个不问世事的佛系王妃,除了厨子做的美食和胡巧云同我讲的一些稀奇古怪的故事,别的我一概不关心。
晋王罚了徐侧妃禁足三个月,且不允许任何人去探视她。
我这才开始好奇,徐静嫣犯了什么事。
晚上同胡巧云吃饭时,我旁敲侧击的问了她:“王爷还是没去看徐静嫣?”
“没有,王爷不是说了嘛,罚她禁足三个月。还不让她见人。”
“为什么不让她见人?不让别人探视她?”
胡巧云摇摇头,“其余的我也不知,王爷的性子阴晴不定,从前我觉得他待徐静嫣好,是真真喜欢她,如今看来,可不是。”
三月之后,我去探望了徐侧妃。
她变得跟我刚入王府时,大不一样了。
徐静嫣瘫坐在床上,脸上缠绕着大块纱布,纱布上隐隐约约渗着脓血。
徐静嫣毁容了!
我第一反应是如此,我隔着一层挡帘看着徐静嫣,远没有了往日的神采,刚想着问些什么。
徐静嫣开口道:“王妃可怪我你的新婚之夜,是我抢走了你的夫君。”
我淡淡说着:“不曾。”
“我原以为,王爷是爱我的。”徐静嫣的声音有些虚弱。“为了我去跟皇上求情,拼了命的让我嫁进来,我原以为他是喜欢我的。”
不是这样吗?我心想着,不是真的喜欢为什么这样费尽心思?他很闲?
见我没有说话,徐静嫣轻笑了一声,用手去探脸上纱布里渗出的血,深深一按。
我见状立刻上前阻止。“不要碰了,会不容易好的。”
徐静嫣又自顾自的说着:“原本这世上多的是薄情郎,我也不该做着有情人。”
从徐侧妃房里出来时,我有些浑浑噩噩,也是后来我才知道,晋王这个人,他爱的女人早就已经死了,而徐静嫣只不过眉眼有些像她。
林雪柔是个性子寡淡的人,她不争不抢,徐静嫣进王府一个月后,林雪柔就嫁进来了。
她不爱与人说话,更对晋王不关心,唯一的爱好就是弹弹琴,或者修剪花枝,见了我面唯一可说的也只有那一句。
“王妃安好。”
徐侧妃自从被禁足之后,晋王来我房里的次数就多了。但与我又没什么话,我倒是巴不得他赶紧吃了晚饭就走!
我虽不受晋王宠爱,但日子还算过得去,该给我的,晋王也一样没落下。
胡云巧这个吃货钻研了厨艺,每次做完的新菜式都会让我先品尝一番,我若是没出什么状况,这就算是她做的成功了。
一来二去的,磨练了一年的厨艺。我这个试验品总算看到了盼头。
胡巧云笑嘻嘻的搬上她新做好的锦鲤冬瓜汤给我品尝,味道还算不错。
我嘲讽着:“这一年可没白让我受苦,可算见了希望了。”
胡巧云:“也就只有你了,换了旁人谁能品尝呢。”
也对,我回想起先前胡巧云给王爷做糕点,信誓旦旦的说自己做的可谓府上一绝,连厨子都要夸她两句,这晋王是傻的,他信了。
吃了没两口,晋王当时脸就黑了,连着一个月都没曾见过胡巧云。
躲瘟神一样躲她。我虽受着胡巧云这些年的折磨,味觉倒是没变,堪称奇迹!
(二)有喜
几日之后,胡巧云做了许多羊肉葱馅的烙饼给我吃,不知怎的,没几口就犯了恶心。胡巧云皱着眉又咬了好几口饼,确认好味道没错,还指着我的鼻子说道:“这次可别冤枉我诶。”
我:“…………”没等我说出口,胃里又犯了恶心。立刻径直转到小盆边上吐了起来。
胡巧云撤了烙饼,给我叫了郎中瞧瞧。
不知是不幸还是万幸,我有孕了。
晋王知道之后很是高兴,一连好几日都来看我,我一时不知道他是喜欢我的,还是喜欢肚子里未出世的孩子。
他几乎日日都来看望我,颇有一番初为人父的喜悦之色。
我心里多半还是有几分担忧,我不知道如何照顾孩子,还能不能每天吃胡巧云做的饭了。
一天夜里,晋王将我揽在怀里。念着:“婠儿,这几日我总是特别疲惫,总有些让我心力交瘁的事,我日日过的很忐忑,也很孤寂,得知你有喜时,我是真的高兴,好像这世上终于有了一个跟我真正有牵连的人。”
我不知如何安慰他,靠在他的肩头。哼唱着儿时阿娘唱给我听的童谣。
末了。我说着:“若可以,我也可以成为王爷值得信任的人。”
我没直接去看他眼睛,我不知他是如何看我的,他抱我抱的更紧了。
晋王母妃死的早,如今皇权中局势不安,太子被废,晋王与安王都是大臣们争相去辅佐的对象。皇帝久病卧床,太子之位一直没有人选。
说起来,我与安王爷有过几面之缘,左不过是因着我父亲是汴州刺史,我的嫡长姐又是安王妃。
到底父亲也是更偏向于安王的,至于我这个不受宠的小女儿,不知道他还记不记得。
一连过了六月,我的肚子愈发大了,有些尖尖的。胡巧云说他是个大胖小子,还说生下来肯定随她一样,能吃能玩能闹。
我被她逗的,笑的肚子疼。像是王爷只费了一晚上的时间,而胡巧云费心费力了十个月盼着孩子出世。
林侧妃偶尔还是会来看我的,她进来时,身上带着些厌世不入凡尘的清冷气息,一颦一笑都很得体。
她带了很多补品给我,还有一些小孩穿的衣服和鞋子。
林雪柔不爱笑,但是耐不住我跟胡巧云总是闲不住的去找她。
又过了两个月之后,林雪柔算是彻底加入我们一起吃饭的大团体里面了。
胡巧云做了许多菜,林雪柔认真的一一品尝。半响说出:“很好吃。”
我和胡巧云几乎要抱在一团,喜极而泣。真想跟林雪柔说一说我当实验品的那年的苦楚!若不是我先自告奋勇的去当实验品,说不定还不能挖掘胡巧云做饭的本领呢!
在我还在为孩子出世做准备时,我得知了一个消息,徐侧妃昨夜没了。
自打怀上孩子之后,我便很少去看过她,听照顾她的嬷嬷说:“侧妃前几个月身子就不大好,找了郎中看说只需调养一阵子便能好了,可是侧妃不听劝,药不好好喝,饭也是越吃越少。人也慢慢瘦了,伺候她的婢女昨天递给她的饭盒没有被动过,今早上一看,侧妃怎么也叫不醒,人已经走了。”
嬷嬷还想说着后半句,王妃请节哀。但又思量着我与徐侧妃的关系似乎不太好,后面的话她就没说了。
徐侧妃走的突然,但也是意料之中,我想应该算是她的心病。
我不清楚王爷最后一次跟她见面之后说了什么,不久之后她便划伤了自己的脸,结了块厚厚的血痂,王爷知道之后更是生气了。
徐侧妃知道,他爱的是她的脸,不是她的人,也从没有把她放在心上。
晋王没来看过她,到死都没有,他是个薄情寡义的人,我见过他宠爱徐静嫣的样子,也见过他冷落她的样子,所以我从没有把心放在他的身上。
我只盼着这辈子能跟府上的姐妹,无忧无虑的,至于王爷怎么想是他的事。只要我和我的孩儿平安的度过余生,日子一天天过着,总会有指望的。
徐静嫣的后事草草的办了,她娘家没什么值得依靠的人,唯一可拥有的只有王爷的爱。她曾视若珍宝。
年除夕夜,王府上下跟着热闹了一番,只不过王爷在外办事不能回来陪我们几个姐妹,但有胡巧云做好一桌子菜,林雪柔为我们弹琴吟曲,这样平凡的日子我愿意永远也不翻篇。
除夕夜的这一天,我的孩子出世了。
孩子没让我受太多苦,很顺利的出世了,也许他也很想看一看这世间。
胡巧云满屋子乱跑,扯着林雪柔喊叫:“是个男孩是个男孩!王妃生了个儿子!”
看她急的满头大汗的模样,我倒是真的觉得这个孩子是跟胡巧云有关系。
胡巧云和几个嬷嬷轮流抱他,似乎所有人都很喜欢这个孩子。
胡巧云又把孩子递给我抱抱,我有气无力的抱着他,轻声哄着他。
嬷嬷说这孩子虽然生下来哭的声音大,但笑的声音也很大,头一次见到会笑的那么开心的孩子。
我给孩子取名叫安康,希望他能平安健康的长大吧。安康的出世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乐趣,我将更多心思花在照顾安康身上了。
除夕之后,王爷有一阵子没有回来了,但怕我们担忧,会托人带信告诉我们他一切安好,不必挂怀。
胡巧云还是会变着法的给我们娘俩做好吃的,林雪柔算是被她给带坏了,不仅话说的多了,还会时不时顶嘴。
我甚至有些怀念林雪柔还是那个清冷孤傲的大美人时候了。
胡巧云摇晃着拨浪鼓,安康的大圆眼睛就滴溜溜的跟着她转,伸手抓着,吧唧着嘴,不一会就笑了起来。
安康爱笑,胡巧云就越是喜欢他,整日抱着他不撒手,林雪柔掐着胡巧云的腰,让她好一阵吃痛。
“要孩子就自己生去呀。”
胡巧云撇了撇嘴,“谁要跟王爷生孩子,要生也是要跟婠姐姐一起生!”
林雪柔对着胡巧云又打又骂,胡巧云不忘回头叫着:“柔姐姐啥时候跟王爷生个小公主让我玩一玩!”
看到她们打闹,我不禁心中感叹:“多幸福的四口之家!”
(三)正宫
再见王爷的时候,已经是三个月之后的事了,他带着兵逼宫谋反,处理了一批支持安王的大臣。
而我的父亲张有淮,也被剥去了官职,连同那一批大臣一起告老还乡。
这算上是好的,毕竟我父亲没有做出太出格的事,王爷也念着我的缘故,只剥去了他的官职没有牵连家族,已是万幸。
晋王稳固了朝堂之后,便在林老将军的拥护下,在此称帝。
而我和胡巧云,林雪柔也住进了宫里。
离开王府的那天,我竟然还有些不舍,这个我住了一年多的院子,依稀还能看到胡巧云和林雪柔来来往往的身影。
不过好在,她们还能陪着我进宫。
晋王……不,是皇上,皇上封了我做皇后,林雪柔为贵妃,胡巧云封为胡婕妤。
她们二人离我住的宫殿很近,虽然不似在王府里面,但好歹姐妹们应该有了照应。
皇上能顺利称帝,少不了在背后辅佐他的几位大臣,其中林老将军出兵围剿,许太傅巩固朝堂。皇上自然也不能亏了许太傅的女儿,许太傅的长女,年十七岁。
于皇上登基的那一年一同入宫选秀,封做了贤妃,与她一同进宫的,有俩个封了宝林,还有一个美人,都是个个出挑的美女。
皇上还是会顾念着孩子的情分吧,会每个月来看望我几次的,每次来几乎都要说着一样的话:“料理后宫辛苦了,照顾安康辛苦了。”
我笑着回他:“臣妾不辛苦,皇上才辛苦。”
皇上留宿在我宫里,要我唱着上次给他唱过的童谣。那首哄孩子的歌。
我愣了愣,皇上今年算着也有二十五岁了,竟也还喜欢那样哄孩子的歌。
我哼唱起:“风来了雨来了和尚背了鼓来了哪里藏,庙里藏一藏藏了个小儿郎,小儿郎你看家锅台有个大西瓜。”
我自觉的唱的不好听,一时间面红耳赤。皇上依旧把我抱着怀里,下巴抵在我的肩头。
问道:“要是朕日日来,婠儿可否能日日唱?”
我笑着戳了一下他的眉头,说:“只要皇上来,臣妾就给皇上唱。”
但我知道,皇上算是薄情寡义的。他的心有一大半都在江山上,只有在闲下来时,才会想起他后宫的这些人。
而后来的日子,他也没有做到日日来看我,上个月有十来天去了贤妃那,看了两次贵妃,一次胡婕妤,还有几天是叫了郑美人和王宝林去侍寝。
他唯独没来看过我。
胡巧云还是钻研着她的新菜谱,还要将她做菜的手艺传给贵妃,直到林雪柔连着炸了两次厨房,胡巧云终于认可这世上总是有人不擅长做饭的!
我尝了一口胡巧云做的糯米糕,细香软糯,入口即化。一连吃了好几个,连林雪柔都忍不住夸赞胡巧云的手艺。
胡巧云说:“我原以为进了宫可是要当娘娘享福的,那成想啊,宫里的这帮厨子做菜真的很要命,难吃就算了,我说了几句那个厨娘做菜难吃,她还不承认哦!说什么她是江南那边来的大厨子,那白眼都快翻到天上去了。”
“我跟她争论了一天,最后还是我做菜的手艺征服了她。让她服服帖帖的跟我道歉。”
林雪柔问道:“后来呢?”
胡巧云:“诶呀,那个厨子心理素质太差了,我说了她两句,她就不干啦,说什么也要辞了回家去啦,说什么在宫里头一次劈头盖脸的挨说。”
我忍不住笑了,依着胡巧云的性子,厨娘大概也是被烦走了。
“皇后娘娘,你说,她做菜难吃不承认,算不算她的错?”
我无奈了。只好说着,嗯对对对,你说的都对!
比起宫里的膳食,我确实更喜欢胡巧云的手艺多一些,在这宫里每天不寻些乐子,总是会难熬许多。
我可不想牵扯像民间话本里那样的宫斗,我就想安心的做一个佛系不能再佛系的皇后,每日跟着胡巧云混吃的,看着林雪柔跟胡巧云斗嘴乃是人生一大乐事。
虽然皇上偶尔还是会来看我,但也真的只是偶尔,他已经全然忘了,他要日日来听童谣的事了。而我不算蠢,我从不信他的话。
这样的日子过了快有两年,安康也开始咿呀咿呀的说话,他虽爱笑,学说话比别的孩子要晚一些。
我至今都记得……胡巧云摇晃着安康让安康喊她爹爹这回事!
可算是皇上不在,皇上听见了非得大她几个板子!
安康不算傻,第一句喊的我。“凉亲。”
我把他抱起来亲了亲,安康也是喜欢我的,口水都滴流在我衣领上。
说起来,小安康有三个娘互相疼着,又是皇上的长子,皇上也对这个儿子很是照顾,时不时就去派宫人前来问候。
可见,他是有些上心的,不是对我,起码对孩子是如此。
有一次我忍不住问宫人。“皇上怎的没来看看?”
话说出来,我就有些后悔了。
宫人直接回了话:“回皇后娘娘,皇上在景安宫陪着贤妃娘娘。”
跟我想的差不多,我多余去问。
我勉强笑了笑,叫那宫人去给皇上递话:“天最近愈发热了,让皇上注意防暑啊。”
宫人回了是便匆匆退下了。
我后悔说了这句话,皇上注意防暑啊……
若是我没有提醒,大概皇上也不会想着带着举宫嫔妃去颐和园避暑吧。
胡巧云担心我跟安康突然搬去不习惯,特意多备下了许多糕点给我俩路上吃。而安康也是被胡婕妤喂的又胖了一圈。
抱上马车的时候都比几个月前沉了许多。但胡巧云却很高兴,摸了摸安康的头。
“这才是我养的好大儿。”
去颐和园的有我,贵妃,贤妃,还有最近刚承宠的王昭仪。胡巧云嫌路上太远,不爱折腾,要留下来给我和贵妃看家。
思来想去,我只想到胡巧云觉得颐和园没有她心爱的厨具和厨房能使,一日不做菜她就浑身难受,带上她可不是要把宫里大大小小的厨具都搬空了才能住进去。
皇上肯定不乐意,胡婕妤也知道他肯定不乐意。一拍即合的她就留在宫里看家了。
去颐和园的路上不算太远,一路上有林雪柔和安康陪着我解闷。
安康像是没见过什么新鲜事物的样子,一路上扒着窗户,看外面的鸟是新鲜的,飞的虫子是新鲜的,安康摇晃着我,问我能不能常带他出去玩。
我勉强的笑了笑,跟他讲起来宫里的各种好处,末了,我再问:“宫里好还是外面好。”
安康:“外面好玩。”
自我十六岁离家,外面的风景已经三年没有瞧见过了。
去晋王府前的一天,嬷嬷说起宫里的娘娘个个穿的都好,伺候的人也多,宫里那么大,就算呆在一辈子也是去享福了。
过往的风景里,普遍有平民拉着驴,妻子孩子坐在驴车后面,孩子手里扬着稻草,丈夫会笑着回头看看。
其实宫里,也没嬷嬷说的那么好。
(四)安康
在颐和园歇下之后,皇上邀请我们去赏月,顺便摆了宴席。
我虽是坐在皇上身侧,可皇上的目光一直锁在贤妃那里。
我便不在看皇上了,抱着安康给他喂些吃的,安康吃饱了之后就吵着要去外面玩。
安康一蹦一跳的跑了出去,我让安康的奶娘和俩个婢女跟着去。
我转头看了一眼林雪柔,她已经困的不成样子了,虽是端坐的很得体,但眼色已经飘忽不定了。
林雪柔怕来这没什么意思,她带着她的古琴和书法的一些工具。
走之前,胡巧云嚷嚷着:“凭什么皇上就让你带,我的厨具才多少东西!皇上怎么不让我带,不公平不公平!”
林雪柔白了她一眼。只留下四个字:“你太闹了。”
给胡巧云气的
原地跺脚,到了我这里,转头就跟我说,“谁稀罕去颐和园阿,路上那么远,我可怕折腾,”
我没拆穿她,想着她老实的在宫里也好。
困意上涌,我起身对着皇上说:“臣妾去外面走走。”
皇上准了。反正他心思不在我这。
我伸了伸懒腰,准备去找安康。也不知道这孩子会跑哪去。
刚走没两步,突然听到几声呐喊。
越来越多的人涌了上去,场面一时混乱。
我心下有些焦急,想着安康还在外面玩,我身后的婢女已经快要追不上我的脚步了。
在后面急切道:“娘娘慢一些。”
安康呢?我环视了一圈,我站在水池的小桥边。
混乱的人群愈发多了,终于,我真切的听到一句。
“大皇子落水了!大皇子落水了!”
几个宫女和太监急成一团,也有几个侍卫跳下水去救。
解决企业获客难题,添加 微信:hvq698 备注:获客!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ked.com/7334.html